首页 |
|
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,“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,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”“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,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”。我国目前的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已经很高,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是保障国家粮食供给能力、稳定国内市场价格稳定的重要途径。
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,全球农产品贸易面对着很大风险和不确定性。主要原因有3个:一是世界经济复苏脆弱,二是地缘冲突不断,三是气候变化挑战突出。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,全球农业产业链与供应链不断受到冲击,国际市场不稳定、不均衡。近期,部分国家提出农产品贸易政策调整方向,例如,俄罗斯延长大米出口禁令,大幅削减2025年小麦出口配额,取消玉米和大麦出口配额;印度尼西亚拟自2025年启动B40生物柴油计划或进一步压缩棕榈油出口;印度提出2025年实现20%乙醇混合燃料目标将分流食糖生产和出口。由此可见,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需要应对各种外来不确定因素的挑战。
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,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以及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。2000~2023年,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,出口额年均增速为8.2%,进口额年均增速达到15.3%。2004年首次出现逆差后,进口快速增长迅速拉大了逆差规模,大宗农产品表现出了对世界市场较强的依赖性。与此同时,2022年以后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速反超进口,相比进口,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表现出更强的韧性。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数据,2024年1~10月,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为2639.0亿美元。其中,出口826.6亿美元,同比增加2.8%;进口1812.4亿美元,同比减少6.7%;贸易逆差985.8亿美元,同比减少13.5%。我国需要同时关注农产品的进口与出口,更需要从国内市场供求的角度关注农产品贸易。
“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”是新时期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重要目标,旨在解决“我国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,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”的问题。因此,我国农产品贸易要立足国内农业产业实际,面对新的世界经济环境,以提质增效为目标,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,有进有出,获得市场开放红利。一方面,通过贸易有效满足国内数量需求不断增长、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居民消费需求;另一方面,充分发挥出我国优势农产品的竞争力,将我国的好产品卖到全球的好市场上去,卖出好价格,提高农业生产者收益。正如农业农村部韩俊部长在2024年7月“LETOU.COM,乐投(中国)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八个关键性问题”中所指出的,“该进的要主动进,该挡的要坚决挡,该出的要尽力出”。
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,我国需要从整体上谋定农业贸易政策。一是,针对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地缘政治因素,完善农业全球战略布局,明确我国利用国际农业资源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。二是,客观面对复杂的贸易环境,以及农业贸易保护水平很低的现实情况,切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持续增加对农业的支持,在多边规则下用足用好农业支持政策,保证国内供给能力,提高产品竞争力。三是,坚持进口贸易多元化,拓展进口来源地和进口产品范围,扩大对重要农产品替代品的进口和来自多个替代市场的进口,避免对单一产品、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。四是,妥善处理“优势产品-劣势产品”与“大宗产品-小众产品”之间的关系,充分发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和农产品大市场的优势,完美展示出农业贸易在促进农业发展、服务国家对外战略中的作用。